聚焦產業投資 堅守長期主義 ——山高控股的戰略轉型之路

2022年,在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下,資本市場震蕩加劇,諸多行業陷入困境,國際機構對於企業債券評級的展望急轉直下。山高控股(00412.HK)卻是個例外——11月18日,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宣布,經過6個月的觀察,確認山高控股長期信用評級為A-,移出觀察名單,評級展望穩定。由此,山高控股成為山東省首家獲得A級評級的省管企業境外子公司,也是地方國企國際評級最高的境外公司。

惠譽國際認為,山高控股在完成對山高新能源(01250.HK,原北控清潔能源集團)的資產收購後,已轉型為以新能源和新科技板塊為主要投資方向的境外產業投資及融資平臺,將增強山高控股的競爭優勢與增長潛能。

自去年6月開啟戰略轉型,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山高控股向產業投資集團轉型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核心優勢獲得國際評級機構認可,體現了時代大變革背景下企業敏銳求變的擔當和膽識,也是企業自我進化、創新發展的一次成功實踐。

因時而變 迎難而上突破瓶頸

2017年11月,山東高速集團成為山高控股的控股股東。作為山東省資產規模最大的省屬國有企業,山東高速集團將山高控股定位為集團重要的境外投融資平臺,自此開啟變革探索。

為了優化公司治理,山高控股引入新的戰略股東,對董事會進行全面改選,實現成員行業背景多元化,充分發揮董事會定戰略、作決策、防風險的作用;為了提升專業投資能力,針對自身以自有資金和委托資金投資管理為主的業務特點,搭建了一支擁有國際視野和豐富經驗的投研團隊,積累了境內外市場多元化投融資的經驗;為了防範投資風險,建立了自下而上、完善規範的投資決策體系,和與之相匹配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一系列舉措的落地,逐步夯實了山高控股在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根基。

近兩年來,始終保持強烈危機意識的公司管理層註意到,在時代變遷的大背景下,行業發展的趨勢悄然改變,傳統的投資邏輯已經不再適用。過去幾十年,中國龐大的規模和強勁的需求使得經濟保持高速發展,在時代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企業依靠資源主導、投資驅動的傳統套路就可以生存發展。如今,這一時代已經遠去。尤其是2020年以來,在新冠疫情反復不斷、地緣政治沖突升級、全球資本市場發生巨震的大變局下,信用風險、行業違約挑戰不斷,市場的不確定性顯著增加。

面對前所未有之大變局,山高控股開始重新審視、復盤自身業務。從資產結構來看,公司以短久期自營投資業務為主,容易受到金融周期波動的影響,特別是在金融周期的下行期間,投資安全會面臨較大挑戰;傳統牌照業務競爭加劇,牌照紅利逐漸消逝,盈利能力難以支撐企業的持續成長……山高控股意識到,如果安於現狀,公司未來可能困難重重,要長遠地立足資本市場,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主動求變。

謀定後動 重塑企業發展護城河

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是一次重要的價值判斷,對於企業來說,亦是如此。公司要轉型,離不開對自身資源稟賦和市場環境的清醒認識。什麽樣的新戰略能夠適應變化了的時代?控股股東山東高速集團的產業優勢如何轉化為公司的發展優勢?什麽樣的業務能真正驅動企業未來發展?

山高控股以問題為導向,從自身實際出發,對標市場上的頂級投資機構,對戰略轉型的方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方向逐漸清晰,那就是走產業投資之路。

從現實優勢來看,宏觀上,投研驅動型產業投資符合國家政策導向,符合市場發展趨勢;中觀上,控股股東山東高速集團產業協同空間巨大;微觀上,長期產業投資與短期現金流投資相互配合,可滿足企業短期生存與長期發展的不同需求,公司從短久期自營投資業務形態轉型為產業投資專家順理成章。從長遠價值來看,轉型產業投資後,自我造血功能穩步提升,資產配置趨於合理,負債結構明顯改善,企業能夠實現投融資一體化良性循環。而縱觀行業標桿,KKR、黑石、高瓴等優秀產業投資機構,無不是因為堅持價值投資、長期主義投資理念,才能夠長遠地立足於資本市場。

為此,山高控股確定了「專業化、專註化、市場化、機構化」的戰略轉型方針和向優秀產業投資集團轉型的目標,吹響了戰略轉型的號角,公司的發展思路和管控模式也隨之迎來全面調整。

在發展思路上,持續穩步加大產業投資比重,通過做大做實凈資產,實現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具體在投資策略上,聚焦新能源、新科技等戰略新興產業,將少數股權投資與控股型投資相結合,打破一二級市場界限,以尋找並持有優質資產為目的,獲取重資產行業長期穩定價值增長的同時,也能夠分享輕資產行業的成長價值。

在管控模式上,推行投資業務事業部製,將原本分散在各個子公司的團隊集中於事業部之下,實現業務聚焦、上下貫通,增強公司內部的協同聯動,激發和增強事業部經營活力,使之成為集團戰略推進和業務拓展的中堅力量。

思路決定出路。轉型方向明確後,山高控股開始著手調整業務布局,壓縮與戰略方向偏離的投資存量,加大產業投資,重塑企業發展護城河。

精準發力 實現從0到1的突破

企業戰略轉型是一項巨大工程,尋找到合適的突破口,才能事半功倍。

在中國優化產業結構的背景下,綠色發展、「雙碳」戰略為尋求未來發展方向的企業提供了新的參照體系。從國家產業政策來看,2020年,中國提出「3060」雙碳目標,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費比重提出了明確要求。在堅定的能源結構轉型目標下,清潔能源行業無疑已經成為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行業。山東高速集團「十四五規劃」明確把智慧交通、新能源新材料及綠色化工等新興產業作為重點培育發展板塊。

此時,北控清潔能源集團出現在山高控股的視野中。自2015年進入清潔能源行業,北控清潔能源集團聚焦新能源發電和清潔供暖等業務,已形成了較深的行業積澱,風力、光伏電站裝機總量超過4GW,年發電量超過60億度。無論是專業能力、市場地位,還是發展前景,這都是一個市場看好的稀缺並購標的。

機遇轉瞬即逝,和時間賽跑需要專業及效率雙輪驅動。憑借敏銳快速的市場反應能力和專業高效的投融資能力,山高控股從諸多潛在並購者中脫穎而出,出資46.85億港元認購北控清潔能源集團43.45%的股份,成為新的控股股東。整個商業談判、監管審批過程僅用時3個多月,創下了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控股權交易的最短時間記錄。

通過此次並購,山高控股迅速切入新能源賽道,戰略轉型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並購完成後,山高控股的資產結構發生了質的變化。中報顯示,截至2022年6月,公司總資產776.5億港元,產業投資資產占比高達71%。

惠譽國際認為,鑒於山高控股的新能源項目與山東高速及山東省的戰略一致,新的並購將增強山高控股的競爭優勢與增長潛能。因並購所帶來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已獲得清晰、完善的解決,山高控股向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戰略轉型進入穩健發展階段。

未來可期 打響產業投資專家品牌

完後收購只是起點,如何打造投後賦能正循環,提升被投企業的長期發展價值才是關鍵。山東高速集團擁有的豐富新能源開發資源和應用場景,也讓市場對山高新能源未來的發展前景充滿期待。

9月18日,山東高速集團支持山高新能源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簽署,前者將從五個方面加快雙方產業協同業務的落地,打造「交通+新能源」發展新模式,支持山高新能源做大做強做優。對於山高新能源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從資源賦能上,交通行業發展新能源產業具有先天優勢。高速公路的匝道圈、收費站、服務區、隧道、邊坡、物流園區等資源都可以進行新能源的規劃、開發和應用。除了開發分布式光伏資產外,還可以在高速公路沿線開展低碳零碳服務區、低碳零碳園區、低碳零碳城市建設。

從資金賦能上,山高控股通過認購新增股份,為山高新能源帶來了47億元的增量資金,顯著改善了山高新能源的流動性,使其負債率得到有效壓降,對應的資本結構也得以優化。同時,依托山東高速的品牌和實力,山高新能源也打開了更為多元、快捷、低成本的融資渠道。

從品牌賦能上,作為國內一流的交通基礎設施投資運營商,山東高速在國內、國際都有著良好的口碑和聲譽,有著極高的品牌價值,對於山高新能源則意味著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商機。

隨著賦能效應的逐步釋放,山高新能源在新能源領域的業務優勢更加明顯,接連落地多個重大光伏和風電項目。10月,山高新能源與菏澤市定陶區政府簽訂合作協議,投資建設裝機總容量200MW、投資額11億元的風力發電項目。11月,與青島市城陽區政府簽訂總裝機容量300MW、投資額12億元的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與淄博市桓臺縣簽訂了總裝機容量200MW的整縣分布式光伏項目。

在持續賦能新能源產業發展的同時,山高控股正在致力於打造綠色環保產業生態圈。收購山高新能源後,山高控股間接成為了北清環能(已更名為「山高環能」)第一大股東。山高環能是A股以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已在國內十余個大中城市完成業務布局,日處理總量4600余噸。隨著山高環能進入山東高速生態圈,深度挖掘與公司業務形成互補、聯動的資源後,發展潛力值得期待。

成功的產業投資,有且只有一條標準,那就是是否在創造真正的價值。伴隨著向產業投資集團戰略轉型,長期主義、價值投資理念已在山高控股紮根,成為開展經營管理活動的基本邏輯。

山高控股表示,未來5年是公司重要的戰略發展期,公司將堅持審慎合規、穩健發展的發展理念,保持戰略定力,錨定打造受人尊敬的產業投資專家發展目標,聚焦新能源賽道,深耕細作綠色低碳產業領域,心無旁騖、奮力奔跑,提升「投資+投管」能力,打響產業投資專家品牌,真正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